(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21日至26日,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中心、甘孜州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理塘县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的“岩画联合考察组”针对“海子山-格聂区域”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史前岩画实地考察工作。
本次考察在甘孜州“海子山-格聂区域”方圆1800平方公里的高海拔荒原、草场、湿地、河谷区域发现了六处史前涂绘类岩画。并对发现的岩画进行了现场拍摄、地理信息采集、地形地貌和植被分布记录等工作。
本次岩画实地考察发现并确认的六处涂绘类岩画,其中有五处位于海拔4600米以上区域,仅有一处位于海拔3700米的河谷。岩画均为红色颜料涂绘,图案内容包括大角鹿、岩羊、持物人形、野兽爪印等。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中心张亚莎教授在看到现场图片后认为:“岩画是史前狩猎时期人类留下的痕迹,也是人类最早的有意识创作之一。海子山区域新发现的岩画,从岩画主题、图像尺寸、图案特征与绘画手法等方面来看,颇具史前时代岩画的诸多样式特征,可能与中国西南特有的旧石器时代岩画群相关。海子山岩画是四川省首次发现这一类型的古老岩画,在青藏高原多年来发现的岩画中也相对古老,更新了我们对青藏高原岩画的认识。对于海子山岩画内容的具体分析、年代断代等,我们将与甘孜州有关部门一起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海子山管委会孙康寿主任说:“海子山管委会历来高度重视区域内、包括远古岩画在内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勘察调查和保护工作,六年来对区域内文旅资源、特别是岩画类资源开展了持续的野外调查,获得了丰厚的第一手资料。此次的专项科学考察,是对海子山-格聂区域丰富岩画资源的一次集中探索、研判、发布和展示,有力深化了我们对岩画资源价值的综合认知,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发现、保护、管理好本区自然环境和人类遗存的积极性。”
参加本次实地考察活动的特邀调研员周行康表示:“多年来,我在青藏高原实地考察超过150处独立岩画点,这次’海子山-格聂区域’发现的涂绘类岩画,在我见过的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各处高原岩画中,尚属首次。而且甘孜州海子山岩画主要位于海拔4600米以上,这也与青藏高原石刻类岩画大多分布于海拔4000米到4400米这一特征不同。因而,本次发现的涂绘类岩画所代表的古老人群,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史前史应有独特的启示作用。”
本次“海子山-格聂区域岩画考察”,得到了甘孜州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获得了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中国岩画中心的大力支持,也为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的“岩画资源调查工作”打响了开门红。
来源:中国日报网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西方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 联系邮箱:5 626 6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