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5月26日消息,2023年中关村论坛全体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发表主题演讲。
施一公表示,当下人们面对庞大而严密的知识体系,怎么样保持创新是一个大问题。他谈到,如果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继续向前发展,我们不得不也必须进行跨国界、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
施一公谈到, 2022年11月15号联合国正式宣布迎来“80亿人口日”。从能源短缺、气候变化,从疾病到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等等,面对这些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去解决这些挑战,唯一的出路就是Glob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技共同体共同应对这样一个挑战。
施一公指出,中国过去几十年,尤其是过去十多年快速地崛起,正在走向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央。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的排名第11位,是第二团队。中国有很大的潜力,与此同时我们经济发展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去年达到121万亿人民币。中国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的国际科技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会造福人类推动世界发展,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变得更加美好。
施一公谈到,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构成我们世界主题最根本的基石,顶尖人才、高水平人才只有进行更充分交流才能变得更好,给世界带来更好的科学和技术。 他表示,旧金山湾区非美国出生的人口比例,在硅谷、洛杉矶达到39%和34%,2021年亚裔居民人口比例在硅谷、加利福尼亚占到37%,正是因为硅谷、旧金山、湾区汇聚了来自世界各族裔、各文化背景的顶尖人才,才让这个地区成了科学技术的集聚地。
施一公谈到,得益于过去45年的改革开放,截止到2019年年底,中国已经有将近650万人走出国门学习学位,大约450万人学成回国。中国跨国留学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留学潮和运动,不仅造福了中国,也推动世界各国发展。因为改革开放,因为留学,中国的科技人才储备极大地丰富。
正因如此,中国政府奉行敞开怀抱,让人才自由流动,可以走出去,可以引进来,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我们都敞开怀抱可以进入大学科研院所,发挥其所长,造福全世界,开放的人才政策和宽松的学术环境特别重要。(汤姆)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西方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 联系邮箱:5 626 6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