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绿树成荫,鲜花绽放。美观的楼房有序排列,水泥路通到各家门口。村子旁边,铺满塑胶草皮的标准足球场引人注目,透水砖和红砖铺设的两米多宽的健身步道从村口一直向远处山里延伸……
位于滇东北乌蒙山区的云南省宣威市东山镇恰德村有4000多人,在当地颇有人气。在这个海拔2000多米的小山村,一产、二产、三产日益壮大,相互助推。除传统农作物玉米、马铃薯外,水果、香料产业也渐成规模。2022年村里引种了深受花卉市场追捧的北美冬青;依托种植基地,一家企业在村里投资建了一个万寿菊干花颗粒加工厂……
满坡的桃树、万寿菊、蓝莓,既是美丽的风景,也是村民的“钱袋子”。恰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朝畔介绍,202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65万元。
2022年宣威市政府投入300万元支持恰德村建设污水管网、改造旱厕,美化人居环境。“政策好,村里发展条件越来越好,也增强了人才聚合力。”东山镇党委书记浦同爱介绍,近两年恰德村吸引了近30位乡贤能人返乡,带动群众发展产业。
一位在昆明打拼的企业家回乡开办了咖啡加工厂,一间雅致的咖啡馆随之落户村庄。咖啡厂有30多名工人,大多为本村村民。28岁的村民何秋就在这里工作,厂里曾送她到昆明参加咖啡冲泡技术培训,现在每月工资2000元。
何秋说,周末来喝咖啡的城里人不少,平时也有村民来休闲,“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咖啡师,而且就在村里上班。”
乡村振兴如火如荼,推进“跨界”融合发展在乌蒙山乡方兴未艾。
生机盎然的原野,新绿萌动。宣威市西泽乡戈平村周围上百棵参天古树耸入云霄,韵味无穷,受到摄影爱好者青睐。“我们村风景好,下一步还打算建星空露营地。”说起乡村旅游,戈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符庆磊侃侃而谈,改造人居环境,建民宿,做餐饮,吸引更多城里人来“打卡”。
宣威曾被列入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2020年实现脱贫摘帽。以产业为引领“跨界”融合,把农民吸纳到产业链条上,乌蒙山乡迸发出无限生机。202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3万元,比上年增长7%。(记者杨耀萍、浦超)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西方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 联系邮箱:5 626 629 @qq.com